每到過年過節(jié)的時候,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上就會一次又一次打響南北PK。從民俗到氣候,從口音到飲食,南方和北方的差異,是億萬同胞永遠能聊出風范聊出風采的新話題。
可是萬萬沒想到,就連上班這件全世界社畜都討厭的事情,南北方人民也能品出文化差異。
南北方的工作差異,從找工作的時候就開始了。2021年,北京師范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發(fā)布《2020中國勞動力市場發(fā)展報告》指出,南方的就業(yè)總量始終高于北方,且2015年后差距逐漸拉大,南方城市人口流入更加明顯,就業(yè)質量也高于北方。所以也就不難理解,為什么現(xiàn)在交通發(fā)達、通訊便利,南下的打工人仍舊多于北上。很多在南方和北方都面試過的朋友都提到,在南方找工作,比起學歷出身大家更想看你現(xiàn)在的能力和事務。就和段子里一樣,當你在北京和朋友說想學一門語言,朋友會問你是不是想補英語,而深圳的朋友則會直接問你想學Java還是c++。
我們普通社畜,找工作的時候不僅在意公司要什么,更在意公司能給我們什么。直白點說,就是會看薪水高低和性價比。不同地域之間,工資沒有可比性,但是對比時薪和工作難度之后,一位千里迢迢南下務工的朋友有話要說。
在這位朋友看來,在南方上班薪水的投入產出比更高一點兒。如果說在南方上班是拿多少錢干多少活,而在北方上班時,老板想讓他24小時待機。
一位在遼寧和浙江兩地有多年的工作經歷的東北朋友分享,在南方上班可能比在北方上班更容易一點。在她看來,在南方上班,只要工作有能力,情商不太低,總不至于讓自己混到太差的境地,但是在北方上班不一樣,操心工作之余還要適度注意一下向上管理。向上管理是個很玄妙的課題,從宏觀上來講北方人注重集體秩序和社會統(tǒng)一,更在意人情世故,講究框架和等級,自然也會更在意秩序帶來的權力落地。具體到每個打工人身上,主要表現(xiàn)為結合公司風氣,結果領導滿意。而在南方上班的朋友就不常遇到這個問題。相對來說,南方人更開放,注重社會多元化。大家搞錢至上,效率為先,上班老板罵我,下班我罵老板,不怎么存在打工人和領導之間尊卑有序的階級差異,工作氛圍更有自由祥和的氣息。
除了向上管理,在北方工作可能還有一些其他技能需要學習。一位南漂朋友表示,之前在北方工作的時候,飯桌和酒桌是處理問題的重要場合之一,酒桌文化也是必得學習一二的職場禮儀,到南方工作以后為辦事而吃飯喝酒的情況少了很多,偶爾和領導一起吃飯,人家也很懂得“與民同樂”。
這位南漂朋友同時還表示,在北方工作老員工“歷煉”新人的情況比較普遍,但這種現(xiàn)象在南方工作的時候就沒怎么遇到過,這勉強能算是南北方工作文化差異中的一個。當然,也不是所有人都認為在南方工作更加容易,一位從福建到北京工作的朋友就覺得,雖然南方的老板們更看重利益鏈條和邏輯關系,但這樣經常會讓人感覺“有點勢力”“精于算計”,相比之下,北方的老板們好像更重感情講義氣,交朋友也不只是看能不能帶來收益,就會讓人產生一種心甘情愿替人賣命的俠義。
和同事相處也是一門學問,尤其是和有文化差異的同事相處,學問就更大了。尤其是當南方同事發(fā)來60秒語音轉文字的時候,方言就會為你們的同事情誼制造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難題。很多有過南北方雙城工作經驗的朋友都反應,南方同事好像看起來更加含蓄溫和,不過和他們相處起來要注意很多,和北方同事相處起來倒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,大家都是直球愛好者,但其實也不輕松,畢竟北方是個人情社會,很容易不動聲色就把人得罪。從社交媒體上大家的分享來看,廣東朋友在意穿什么、花得多不多、如何賺更多錢;江蘇朋友的關鍵詞只有“去上?!边@一個,浙江的朋友要操心的好多,覺得自己生活的地方冬天太冷夏天太熱,動不動就拒絕PUA,想裸辭回家做主播。相比之下,北方的朋友們,對工作的追求清清淺淺地化為三個字:事業(yè)編。永遠年輕,永遠在為編制奮斗著,和上大學、進名校成為一條完整而嚴密的人生鏈條。盡管我們列舉了許多宏觀的微觀的、主觀的客觀的南北方工作差異,實事求是的說,我國地域遼闊,人口眾多,具體到每個打工人身上,感受到的多樣性和復雜性,遠不是北方和南方這樣粗略的地域差異所能概括的。不同行業(yè)、不同公司,甚至不同領導團隊呈現(xiàn)出的面貌,都會有所不同,只有身在其中可見端倪。
不知道身為南漂/北漂的你有什么南北方工作差異的切身體會,不過作為一個在南方上班的北方人,我能感受到最大的差異就是
北方冬天有暖氣!?。。。?!
版權與免責聲明:
文章僅作公益分享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
如有版權問題,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